6月26日,数学与信息科学系“星”青年服务团踏上“重走电台足迹,传扬红色初心”社会实践征程。团队跨越赣闽两省,行程300余公里,系统追溯红色通信发展脉络。
追寻电波印记 淬炼赤忱初心
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和叶坪红军无线电总队旧址,实践队员们通过实物与科技融合展陈,感悟红色通信从“半部电台”起步的峥嵘历程。在福建长汀首所无线电学校旧址,湘江战役的壮烈史诗成为最生动的思政教材。在宁都小布镇龚氏家庙——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遗址前,队员们聚焦剖析“听党指挥、崇尚科技”这一红色电信精神内核,深刻体悟技术侦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历史性飞跃。沿途每一处旧址、每一件文物,都在无声地述说着那段风起云涌的岁月,成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的生动课堂。
专业智慧赋能 助力知行相长
实践不止于感悟,更在于力行。服务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将抽象理论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在瑞金叶坪镇仰山村,一堂别开生面的趣味数学课以折纸艺术为引,巧妙阐释对称理论,同步结合自制救生衣模型开展防溺水科普,实现了数理逻辑与安全教育的巧妙结合。在当地鸵鸟养殖基地,队员们系统调研秸秆饲料科学配比、雏鸟孵化精准温控等关键产业环节,运用专业技能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初步构建产业需求图谱,为后续形成包含数学建模深度分析的乡村产业调研报告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从理论到实践,从校园到田野,队员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心灵感受时代脉搏。
征程淬火砺志 誓言铿锵启航
六天辗转,三百公里跋涉。服务团最终在云石山——中央红军长征起点之一,完成了精神淬炼与升华。当数学公式的严谨逻辑邂逅革命年代的电波密码,迸发出服务“国之大者”的青春动能。全体成员肃立于红色无线电事业的发源地,高举右拳,庄严宣誓:“以算法芯片筑牢国防基石,用数据建模赋能时代命题!”
本次活动,实现了红色基因传承与数信系学科专业特色的创新融合,为培养心怀家国、本领过硬的新时代数信人才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点亮了青春奋斗的信仰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