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29日,学院与上海科技大学“沪赣同心 青春向党”联合社会实践队,通过科研平台调研、红色文化研学、助农实践与志愿服务开展“科技报国,青春建功”暑期“三下乡”活动,为青年学子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激发青年学子紧跟时代脉搏,树牢科技强国的青春理想。
深入科研一线,探索稀土核心技术
7月20日至22日,实践队考察走访了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中心、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菲仕绿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腾远钴业等企业、科研平台,深入了解了稀土产业链各环节核心技术进展,队员们直观认识到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对现代科技产业的重要支撑作用,深刻领悟“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战略意义。
追寻红色足迹,弘扬苏区精神
7月23日至25日,实践队深入瑞金市沙洲坝、叶坪等革命旧址,探寻苏区精神深刻内涵。在沙洲坝红井畔,队员们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历史烙印中体悟为民初心;在华屋红军烈士纪念亭前,队员们聆听“十七棵松”的感人故事,深刻体会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与中国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一处处斑驳墙面、一件件陈列文物、一幅幅历史图片,仿佛让队员们重返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在泽覃光荣敬老院,队员们向老人开展防诈骗宣传、太极拳教学,帮助老人整理居室,并创作《不要领鸡蛋》情景剧。86岁的老红军后代张奶奶看完情景剧拉着队员们的手说:“你们有文化、有热情,表演得真好!”
传承劳动精神,展现青春风采
7月26日至29日,实践队深入大余县黄龙镇大龙山村乡村振兴示范点,与村民并肩劳作,实地调研当地特色农旅产业发展。在花生田里,队员们头顶烈日,挽起裤腿下地干农活,“以前觉得乡村振兴只是口号,现在看到村里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才真正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意。”一位队员擦拭着额头的汗水说道。
本次两校联合社会实践犹如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让两校青年学子在科技前沿与红色热土的双重浸润中完成了一次精神洗礼。在总结交流会上,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活动中汲取到的精神养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不懈探索、勇于创新,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