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学院)2024-2025学年信息公开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精神,按照上级有关工作要求,综合学院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的。本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因信息公开工作遭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六部分组成。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4年11月1日起至2025年10月31日止。
一、概述
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严格遵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深入推进信息公开工作。一年来,为全面保障社会民众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教育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依法治校,实现学院管理的民主化与治理的多元化,学院严格落实上级领导部门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充实信息公开内容,不断提高学院工作透明度,推动学院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加强统筹协调,压实工作主体责任
学院严格落实信息公开要求,明确“党委统一领导、党委(院长)办公室牵头协调、责任部门具体负责、师生参与”的工作体系。学院各单位严格遵循“合法、公开、及时、便捷”的工作宗旨,协同开展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执行信息内容“三审三校”,切实做到了公开程序规范、公开内容准确、信息发布及时。
(二)提升工作意识,强化宣传媒介建设
学院严格落实“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不断加强信息公开主动意识,积极拓宽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对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的信息,做到依法、真实、准确、及时、公正、规范、便民、便于监督。在以官方网站、OA办公系统、官方公众号为基础的信息发布体系上,2025年学院进一步抓好公开宣传媒介建设,增设信息公开宣传栏2处,2025年3月通过召开第一届教代会、工代会对涉及学院规划、师生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进行会议公开。
(三)加强保密审查,确保工作规范运作
学院认真贯彻信息公开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教育部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规范(试行)》《教育部国家保密局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保密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妥善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对拟公开信息逐条进行审核,确保公开的信息不涉密,涉密的信息不公开。
二、主动公开情况
学院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基本原则,严格按照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对标对表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信息公开,依法依规主动公开学院各项信息。
(一)信息公开的方式和途径
1.网络公开:学院网站主页、校园新闻专栏、信息公开专栏、招标公告专栏和学院各单位、部门的信息公开栏,学院和各单位、部门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内部邮箱系统、QQ群、微信群等。
2.会议公开:学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教代会(工代会)、中层干部会、专项工作例会等有关会议。
3.文件公开:红头文件、报表、工作手册、宣传手册、会议纪要、制度汇编等。
4.其他形式:公告栏、电子显示屏、电子邮箱、校园广播、电话、院领导接待座谈等。
(二)信息公开的数量
截止至2025年10月,学院主动公开信息731项,其中党政工作196项,占26.81%;人事管理75项,占10.26%;教育教学118项,占16.14%;学术科研85项,占11.63%;学生管理86项,占11.76%;招生就业18项,占2.46%,财务管理16项,占2.19%;后勤管理64项,占8.76%;其他73项。此外,院长信箱公开回复师生来信25件,12345政务服务热线公开回应来信29件。学院通过校园网发布新闻335条,访问量34.5万余次,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新闻、推文171条,累计阅读量40万余次。
(三)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
1.学院概况、发展规划有关信息。包括学院办学概况、学院章程、历史沿革、环境风貌、校址及联系方式、机构设置、领导班子成员简介;年度工作计划、工作要点、工作总结、行政制度、学院校历、作息时间;学院发展战略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学科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以及涉及学院重大改革与发展的其他信息。
2.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有关信息。包括学院专业设置、当年新增和停招专业公示、学位管理办法、本科专业评估(认证)情况;教学研究成果、学院开设课程数、教学计划、教学质量报告;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专业发展规划、学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研究与改革信息;学风建设情况、学术委员会决议、图书藏量和数字资源量、实验室信息、体育设施信息、学生体测情况;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课题项目申报信息、学术科研制度等信息。
3.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有关信息。包括招生章程、招生专业、招生办法、分批次分科类招生计划、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和办法,分批次分科类录取人数和录取最低分、考生咨询和申诉渠道、录取新生复查结果;学生奖、勤、助、贷及学费减免的申请及管理规定、学籍管理规定、评优评先结果、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及就业流向和其他学生管理有关制度。干部选拔任用、教职工培训、绩效工资分配等相关政策制度;岗位设置和聘任办法、职称评审办法、教职工招聘等信息。
4.财务管理、后勤管理有关信息。包括年度收支预算、决算情况;教育收费项目、依据、标准和申诉渠道、财务与资产管理有关制度;学院受捐赠项目情况和受捐赠财务使用和管理情况;校园物资设备管理、货物与服务采购管理办法、货物与服务采购招标、中标公告、重大建设与维修工程的规定及方案;校园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食堂(餐厅)服务信息、食堂食品供应等信息。
5.有关学院事业发展和管理的其他信息。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
2024-2025学年,学院未收到公开信息申请,未发生有关信息公开的收费和费用减免等情况。
四、对信息公开工作的评议情况
2024-2025学年,学院落实信息公开要求,规范处理师生及社会公众投诉、信访、咨询等事项,做到“全覆盖、快响应”。通过强化流程管理,学院依法治校水平与权益保障能力同步提升,信息公开工作运行良好,获师生及公众好评。
五、因信息公开工作不及时、不到位受到举报、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24-2025学年,学院未发生因信息公开工作不及时、不到位受到举报、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学院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相关工作已逐步向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发展,但在本年度信息公开工作中,仍发现一些短板和弱项。比如信息公开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有待拓展,部分领域信息更新时效性不足;多平台信息发布的协同性需加强;师生信息获取便捷度有待提升等等。针对以上不足,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
一是进一步深化内容建设,拓宽公开维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师生关切的学科建设、科研成果、招生就业、财务收支等核心领域,补充完善信息公开目录,细化公开内容,确保应公开信息“不遗漏、不缺位”,同时建立信息更新台账,明确各领域信息更新时限,保障信息时效性。
二是进一步优化平台管理,强化协同联动。进一步完善学院信息公开平台管理工作机制,统一规范校园官网、微信公众号、信息公开专栏等平台的信息发布标准,进一步加强信息内容审核,避免出现信息“碎片化”“不一致”问题;同时升级信息检索功能,增设关键词精准搜索、分类导航等模块,提升师生信息获取效率。
三是进一步畅通互动渠道,提升服务效能。加强信息公开队伍专业化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创新信息呈现形式,对政策文件、数据报表等内容,采用多形式的解读、宣传方式,增强信息可读性;进一步畅通信息公开意见反馈渠道,定期收集师生对公开工作的建议,形成反馈、改进、提升的闭环管理,以更优质的信息公开服务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